首页 > 新闻资讯 > 公司新闻
回采工作面有哪些技术创新(回采工作面详图绘制)

什么叫采煤工作面,采煤工作面的回采工艺

采煤工作面和回采工作面是一个意思。指的都是井下采煤的工作地点。井下工作面一般分为两种,一种即上述说的采煤或者回采工作面,一种为掘进工作面。

采煤工作面各工序所用方法、设备及其在时间、空间上的相互配合称为采煤工艺。采煤工艺与回采巷道布置及其在时间上、空间上的相互配合叫采煤方法。在一定时间内,按照一定的顺序完成回采工作各项工序的过程称为回采工艺过程。回采工艺过程包括破煤、装煤、运煤、支护和处理采空区等五道主要工序。

从完成采准、切割工作的矿块(不包括煤层)内采出矿石的过程叫回采。回采工艺包括落矿、出矿和地压管理三种作业。采矿方法的技术经济指标主要取决于回采工艺:自然支护采矿法中,落矿费用占的比例最大;人工支护采矿法中,地压管理费用占的比例最大;水平和缓倾斜矿体中,出矿费用占的比例最大。

综合机械化采煤的简称。回采工作面的落煤、装煤、运煤、支护和顶板管理等基本工序全部实现机械化。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推广这种方法。在综采工作面内的设备包括:滚筒采煤机或刨煤机、可弯曲刮板输送机、自移式液压支架以及其他一些附属设备。

对煤矿而言,采矿工艺与回采工艺是一回事。采矿工艺是采煤工作面内破煤、装煤、运煤、支护、控顶等各工序在时间、空间上的配合。目前,采矿工艺主要有炮采、高档普采、综采等。炮采,其特点是爆破落煤,爆破及人工装煤,机械化运煤,用单体支柱等支护工作空间顶板。对应设备较少,有工作面运输机等。

综采工艺指的是在回采工作面中,实现采煤所有生产工序的机械化,包括破煤、装煤、运煤、支护和管理顶板等。此外,顺槽中的运输也实现了相应的机械化,以充分发挥综采设备的生产能力。综合机械化采煤工作面是指使用采煤机、可弯曲刮板输送机和自移液压支架等主要设备组合配套进行生产的回采工作面。

倾斜长壁采煤工作面如何回采?

倾斜长壁采煤法适于缓斜薄及中厚煤层,以及被断层或岩浆岩破坏的不能布置走向长壁工作面的采区。倾斜长壁工作面按推进方向分仰斜开采和俯斜开采两种。如煤质较硬或顶板淋水较大,一般宜用仰斜开采;如煤层厚度大,煤质松软容易片帮,宜用俯斜开采。

各分层工作面回采顺序,可在保持一定错距的条件下,上下分层同时回采,也可在上分层工作面采至边界后再采下部分层,以利形成再生顶板。

在煤层或底板岩石中布置运输大巷和回风大巷;倾斜方向在沿煤层内布置运输斜巷和回风斜巷,至采区边界后,掘开切割眼,形成回采工作面,沿煤层倾斜方向采用仰斜或俯斜方式采煤。

中国各矿区大都采用后退式回采。在综采采区,为减少综采设备的长距离搬移,有的采用混合式,即上区段回采工作面用前进式回采至采区边界后,将综采设备搬移至下区段边界的开切眼中,用后退式回采。石门 与煤层走向正交或斜交的岩石水平巷道。上山 在运输大巷向上,沿煤岩层开凿,为1个采区服务的倾斜巷道。

倾斜长壁采煤法的煤层倾角在12°以下时开采效果较好。 倾斜长壁采煤法的特点是,工作面煤壁也较长,工作面运输巷与回风巷是沿着煤倾斜方向掘进的,而开切眼是沿煤层走向方向掘进的。形成回采工作面后,沿煤层倾斜方向向上(仰斜)或向下(俯斜)回采。

采煤方法02213工作面采煤方法采用倾斜长壁后退式全部垮落综合机械化采煤方法。回采工艺落煤方式采煤机的割煤方式为单向割煤,往返一次割一刀。

采煤工艺有哪几种

1、我国目前普遍使用的采煤工艺有四种。(1)爆破采煤工艺。在长壁工作面用爆破方法破煤和装煤、人工装煤、输送机运煤和单体支柱支护的采煤工艺叫爆破采煤工艺(简称炮采)。(2)普通机械化采煤工艺。用机械方法破煤和装煤、输送机运煤和单体支柱支护的采煤工艺叫普通机械化采煤工艺(简称普采)。

2、爆破采煤工艺:简称“炮采”,其特点是爆破落煤,爆破及人工装煤,机械化运煤,用单体支柱支护工作空间顶板。普通机械化采煤工艺:简称“普采”,其特点是用采煤机械同时完成落煤和装煤工序,而运煤、顶板支护和采空区处理与炮采工艺基本相同。

3、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简称“综采”,用机械方法破煤和装煤,输送机运煤和液压支架支护的采煤工艺。它是指回采工作面中采煤的全部生产工序如破煤、装煤、运煤、支护和管理顶板等过程都实现了机械化。此外,顺槽中的运输也实现了相应地机械化,以便充分发挥综采设备的生产效能。

回采工作面初次来压步距观测方法

什么叫初次放顶?初次放顶应采取哪些主要安全措施?回采工作面从开切眼开始回采到一定距离,按作业规程要回柱放顶。回采工作面第一次回柱放顶的工序叫初次放顶,初次放顶的距离要根据初次来压步距而定。

老顶是指位于直接顶或直接位于煤层上部的坚硬岩层,能维持很大悬露面积,一般不垮落。老顶断裂时,对工作面有明显影响,如直接顶板急剧下沉,支架载荷急剧增高,液压支架(柱)安全阀频繁卸载,以至于支架折损,工作面冒顶或顶板沿煤壁切落。因此,对于工作面的支护,老顶来压是应特别注意的问题。

第3章聚焦于普采工作面的矿山压力监测,包括老顶来压步距的计算预测、矿压显现与支护系统的监测,以及监测信息的处理和具体过程。第4章则是综采面直接顶稳定性的相似材料模拟实验,包括实验方案、参数确定、结果分析方法,以及模拟实验模型的详细研究。

初次来压对工作面影响一般持续2~3d。基本顶初次垮落时,工作面距开切眼煤壁的距离称为初次垮落(来压)步距L。L值与基本顶岩性、厚度和地质构造等因素有关,一般为10~30m,少数达到50~70m。

在回柱后即垮落。老顶:老顶就是基本顶,位于直接顶或伪顶之上,厚而坚硬不容易冒落的岩层。在回采完毕后,直接顶垮落一段时间后,将会垮落一整块的顶板岩石,就是直接顶,俗称“老顶”,第一次垮落时就形成了工作面初次来压,以后每隔一段距离垮落一次,就形成了周期来压。

采煤工作面落煤方式( 放炮 )与(手稿 )落煤相结合。2 采煤工作面采用 (ZH1600/16/24Z )型整体顶梁组合 悬移液压支架;架中心距( 1000mm±20mm ),最大架长 (4000)mm,最小架长( 2600)mm,放顶步距 (700)mm .2 采煤工作面采空区采用 (全部垮落法)处理。